华体会- 华体会体育官网- 体育APP下载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都到了中国的战争潜力结论是深不见底!
2025-08-19华体会,华体会体育官网,华体会体育,华体会体育APP下载
近年来,俄乌冲突的持续升温让人们意识到,背后有一股看似无声却强大的力量在默默操控着局面。中国,虽未直接参战,但却悄然通过关键原料——硝化棉,深度影响了双方的军火生产。硝化棉作为火药和炮弹推进剂的核心原料,市场需求量巨大,而中国掌握了全球超过一半的硝化棉供应,年产量达到六万吨左右。
自从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以来,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制裁,这迫使俄罗斯开始转向中国购买硝化棉。从2022年的704吨,到2023年的1365吨,俄罗斯的需求量暴增,2024年依然在不断增长。这一变化不仅保障了俄罗斯的弹药供应,还大大促进了中俄之间的贸易交流。到2023年,中俄贸易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,形成了紧密的经济依赖关系。西方,尤其是欧盟,本计划全力支持乌克兰,但他们发现,自家军工产业早已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漏洞,硝化棉的供应链问题让援乌计划步履维艰。
2023年3月,欧盟领导人曾承诺向乌克兰提供100万发炮弹,但到了2024年初,实际交货量仅为30万发左右。问题的根源就是硝化棉短缺。欧盟内部市场委员蒂埃里·布雷顿在2024年3月公开指出,欧洲的生产能力有限,只有法国和德国几家企业能生产硝化棉,而其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。过去,欧盟一直依赖从中国进口来填补这一缺口,但2024年4月,欧盟通过了禁止强制劳动产品的法规,针对新疆棉花的禁令使得中国的供应链遭到切断。布雷顿对此表示,几个月前中国停止供给棉短绒,虽然看似偶然,但显然与地缘政治紧密相关。面对突如其来的供应中断,欧盟的军火商不得不开始囤积硝化棉,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老板阿明·帕佩格在2024年4月承认,他们已经开始准备三年的库存,以防中国进一步限制供应。
冷战后,欧洲经历了去工业化的浪潮,很多工厂关闭或将生产外包,军工链条早已实现全球化。虽然印度是全球主要的棉花生产国,但由于欧洲加工能力不足,依然无法满足需求。2024年8月,德国媒体报道称,欧盟正在努力扩充硝化纤维素生产能力,但棉短绒依然需要依赖中国。布雷顿推动的15亿欧元国防计划在2024年3月启动,旨在提升产能,然而即便如此,到2025年中期,年产炮弹的目标也只能勉强达到200万发。2025年2月,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,欧盟官员们开始讨论是否转向土耳其或美国获取硝化棉,但由于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交货周期,这一转型面临重重挑战。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·卡拉斯在2025年7月公开呼吁中国不要限制稀土出口,同时警告中国企业支持俄罗斯的行为将对欧洲的安全构成威胁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在全方位面对西方制裁的情况下,迅速调整了对外战略,从亲西方转向亲中国,硝化棉进口量迅速增加。日本媒体在2024年6月报道称,中俄之间的硝化棉交易量过去两年翻了一番,且中国成为俄罗斯主要的供应商,掌握着定价权。虽然价格比国际市场价高出一倍,但俄罗斯依然乐于购买,因为在战场上,弹药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。2023年,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了超过2000吨硝化棉,这些硝化棉直接供应到俄乌前线。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也在2024年3月指出,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公司从西方企业采购硝化棉,其中土耳其占据了近50%的份额,而中国占30%左右。然而,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稳步增加,2025年上半年,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了高优先级的双用途物品,总价值达19亿美元,这些物品帮助俄罗斯重振了国防工业。
除了硝化棉外,中俄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。2023年,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,俄罗斯向中国出售石油,而中国则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设备和技术支持。在军事领域,2022年5月,两国空军开始进行联合巡航,并逐步增加频率,2024年7月和11月,两国空军在阿拉斯加和日本海进行联合巡航。2025年7月,联合巡航继续在太平洋地区展开,俄罗斯也参加了中国主办的大规模军演。2025年8月,“联合海-2025”演习将在日本海启动,而中国潜艇也将首次访问俄罗斯。美国情报显示,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卫星图像,以协助其在乌克兰战场的军事行动。2024年4月,美国高级官员公开表示,中国向俄罗斯出售的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技术,以及硝化棉等原料,帮助俄罗斯恢复了导弹、坦克和飞机的生产。白宫甚至强调,中国正在重塑俄罗斯的国防工业,尽管西方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。
2024年6月,《南华早报》报道称,美俄两国都从中国采购硝化棉。美国是为了补充援乌的物资储备,而俄罗斯则为了在战场上保持优势。通过中间商,双方紧急采购硝化棉,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业的实力。中国作为全球硝化棉的最大生产国,虽然未直接参与战争,但却凭借强大的工业产能,间接左右了全球军事供应链。2025年2月,外媒称中美俄三国共同参与了同一场军演,这实际上反映了硝化棉背后隐藏的战略潜力。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向俄罗斯提供武器,但却不断向俄罗斯输送双用途物品。美国国务院在2024年7月指出,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无人机组件和硝化棉,正在推动俄罗斯的武器生产。
在这一系列复杂的国际博弈中,欧盟试图与中国展开进一步对话,以缓解硝化棉的短缺问题。2025年6月,欧盟一些成员国的代表前往北京,提出请求希望稳定供应,以换取贸易上的让步。中国则从中获利,获得了更多的时间来调整发展战略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进一步加深,双方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合作将继续深化。中国在全球军工链条中的角色愈发显著,持续塑造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。硝化棉的供应问题,虽然只是冰山一角,但却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战争潜力中的重要地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