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体会- 华体会体育官网- 体育APP下载全民国防教育日特别策划丨我们的传承

2025-09-20

  华体会,华体会体育官网,华体会体育,华体会体育APP下载今年8月,刘世钺(前)在石家庄警备区荣誉室为新考取军校的学子讲展品背后的故事。侯玉春 摄

  “童声宣盐·小铁钉”志愿讲解服务队成员(左一)在新四军纪念馆讲解。受访者供图

  这个月正值“全民国防教育月”,在大江南北,一场场形式多样、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宣讲活动深入开展,致力于让关心国防、热爱国防、建设国防、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。

  宣讲,不仅靠“口传”,更要靠“心授”。走近耕耘在国防教育一线的一位位宣讲者,触摸他们的内心世界,那浓浓的国防情怀、多年如一日的薪火传承,总是令我们深深动容。

  这里,让我们将目光锁定一位抗战老兵、一位寻访抗战老兵的志愿者,以及一城争相讲述抗战故事的群众。他们的不同视角、不同故事,彰显着一个共同的主题——“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”。

  9月10日,一场主题为“传承红色血脉,宣讲革命故事”的国防教育讲座,在河北中医药大学举行。

  授课人是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、抗战老兵刘世钺。9月3日,刘世钺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。在城楼上,习主席同刘世钺和另外5位抗战老战士一一握手。

  授课这天,面对台下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,刘世钺动情地分享自己在阅兵现场观礼的感受。“我当时非常激动,每一个方队经过时,我都向他们敬军礼。我们当年是‘小米加步枪’,如今国家这么强大,牺牲的战友们一定会感到欣慰……”刘世钺鼓励年轻学子,要永远铭记英烈的牺牲奉献,弘扬抗战精神。

  8岁那年,在烽火连天的太行山上,刘世钺随父亲参加八路军,加入宣传队。执行任务时,他亲眼目睹战友英勇牺牲。更让他痛彻心扉的是,老家的母亲、婶婶等7位亲人在日寇“扫荡”中被残忍杀害。

  面对国仇家恨,刘世钺一心跟党走,迎来抗战胜利。后来,他走上从医之路,新中国成立不久被分配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工作,此后数十载坚守临床一线,“为党和人民多做些事情”。

  历经战火洗礼,刘世钺深知国防二字的重量。1994年离休后,他坚持奔走在国防教育一线,如今年事已高,仍时常参加国防教育活动。

  “刘老讲课时没有豪言壮语,语言朴实无华。那些故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,我们听后都十分感动。”河北省军区第二幼儿园园长申军,犹记得2021年“六一”前夕,刘世钺受聘担任该园校外辅导员,和孩子们交流时的情景。

  当时,为了在孩子们心里播下国防种子,该园以革命战争题材文艺作品中小英雄的名字,为各个班级命名。“小英雄班”授牌仪式上,刘世钺笑意盈盈地将写有“嘎子班”“二小班”“海娃班”等字样的木质班牌递给孩子们。

  讲述小英雄们的故事之外,老人还分享了自己年少时担任八路军宣传员的经历,“爷爷那时候背着小挎包,喊着‘赶走鬼子保家乡’的口号走村串巷,每天要走几十里路。脚磨破了,也不叫苦喊累,因为多喊一声口号,就能让更多人知道要团结起来打鬼子……”刘世钺语重心长地寄语孩子们,“你们要像小英雄一样热爱祖国、坚强勇敢,长大后保卫祖国。”

  说起在九三阅兵直播中看到刘世钺身影的一幕,刚刚迈进陆军工程大学的学员王守镛难掩兴奋。王守镛的家在石家庄,今年8月他与多名当地新考取军校的学子相聚石家庄警备区荣誉室,参加了一场特殊的欢送活动。

  当天,刘世钺专程来到现场,给学子们讲抗战故事,谈军旅感受。“你们要牢记,军校不是普通学校,你们肩负的是国防重任。我们的国家曾饱经磨难,如今日益强大起来,这份强大需要你们去守护。”老人温和而坚定的叮嘱,王守镛记忆犹新。

  “那天,部分学子的家长也参加了活动。活动快结束时,刘老特意对家长们说,‘感谢你们将孩子送到部队’,并敬了一个军礼。”石家庄警备区工作人员回忆,老人庄重认真的神情,让大家深受触动。

  刘世钺的儿子刘焰告诉笔者,从炮火硝烟中一路走来,开展国防宣讲对父亲来说不是难事,可参加活动前,父亲依然认真准备。翻阅日记,整理老照片,梳理战斗细节与心路历程,结合国防热点调整内容……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,刘焰忍不住劝他歇一歇,刘世钺总是说:“只要我还能讲,就要一直讲下去。”

  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几十年,刘世钺把白求恩视作“一生的榜样”。离休后,他主动申请义务出诊,直到92岁时才因身体原因从临床一线退下来。

  “刘老一直致力于传承白求恩精神,我们眼科的医护人员,几乎都听他讲过白求恩的故事。”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护士长张丽芝说,8月20日,刘世钺还为实习医护人员带来一场白求恩精神宣讲,嘱咐大家不忘抗战历史,热爱祖国、热爱工作,用心用情服务患者。

  这次从北京返回石家庄后,不时有人登门拜访刘世钺,听他讲抗战故事、观礼感受。刘世钺始终精神饱满地和大家分享。“父亲觉得,每次讲抗战故事,都像是又走了一遍当年的路。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,不忘英烈的牺牲,在岗位上努力奋斗。”刘焰说。

  刘世钺表示,他愿意“一辈子做抗战精神的宣讲员”,让全民国防教育的大树根深叶茂。

  韩秀、马学良、田世民、张魁福……秋日,在山西省阳泉市展览馆举办的“荣颜·山河铭记”抗战老兵影像展现场,面对一张张阳泉籍抗战老兵敬军礼的大幅照片,笔者的内心,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冲击着。

  这些老兵着装不同,有的身穿老式军装、佩戴纪念章和奖章,有的只穿一件简单的汗衫……但面对镜头敬军礼的那个瞬间,他们的神情都无比坚定。

  “这位老人名叫王希贤,当时身体很虚弱。”展厅里,此次展出照片的拍摄者、阳泉市寻访抗战老兵志愿者李若冰,向参观者讲起自己11年前为王希贤拍照时的情景,“敬军礼时,老人的右手抬起又落下,反复好几次,只为尽可能敬得标准一点。当他的右手停在眉梢,目光直视镜头,那种坚毅刚强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。”

  王希贤是李若冰走访拍摄的第一位抗战老兵。2014年重阳节,李若冰随单位开展慰问抗战老兵的活动时,与王希贤结识。“老人当时病重卧床,床头摆着一张抗战时期的戎装照。枕边有一本小册子,是他一笔一画写下的回忆录,扉页写着‘就知自己是中国人’。”王希贤日渐衰老的身体、回忆录中动人的故事,像锤子般一下下敲着李若冰的心。他由此萌生了一个强烈念头:寻访当地健在的抗战老兵,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的故事。

  在阳泉市委老干部局、市民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,李若冰踏上寻访之路,截至目前已寻访到140余位抗战老兵。

  “有的老兵思维清晰,我就录下他们的口述视频,有的交流不便,我就向家属了解情况。”李若冰说,随着寻访的抗战老兵不断增多,他为老兵们建立“光影档案”,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,将他们的故事整理成册。带着这些资料,他一次次走进学校、社区、机关单位,结合阳泉的红色历史,宣讲抗战老兵的故事。在阳泉市有关部门支持下,他拍摄的照片还在公交站、广场等公共场所展出,让更多市民认识家乡的抗战老兵。

  今年,为配合有关部门筹办这次影像展,李若冰早早开始准备,精心挑选照片。自7月下旬影像展开展以来,他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展览馆,为参观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:“这位老兵和鬼子拼过3次刺刀,干掉5个鬼子”“这位老兵,14岁就参加了百团大战”……

  14岁参加百团大战的老兵名叫马学良。说起马学良,最让李若冰难忘的,是“他有个比常人大一倍的胃”。当年血战狮脑山,马学良和战友们在连日大雨、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多日。战情紧急,大家“顾不上吃饭,连合眼的工夫都没有”……战争年代长期“饥一顿饱一顿”“吃一顿顶好几顿”的经历,影响了马学良的身体。

  聆听马学良的故事,27岁的市民王凯心绪难平。“马老让我觉得很心疼……”王凯感慨,唯有努力奋斗,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,才能回报抗战老兵。

  这些年寻访抗战老兵,李若冰总会请老兵们写一句“最想说的话”。此次展览,这些寄语被一并展出。“干革命我一辈子都不后悔”“党叫办的事情我都办”……读着老兵们朴实的心里线后新闻工作者贾宇洋很受触动。同为摄影爱好者的他当即找到李若冰,希望参与到寻访抗战老兵的活动中,拍摄记录更多的老兵。

  “抗战老兵的精神,为我们照亮前路。”李若冰说,他会继续寻访抗战老兵,讲好他们的故事,激励人们弘扬抗战精神、共筑国防长城。

  9月,江苏省盐城市有了些许秋意。连日来,到当地红色旧址、纪念馆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。

  在新四军纪念馆的展厅里,10岁的“童声宣盐·小铁钉”志愿讲解服务队成员成思锦,落落大方地为参观者讲述“火烧竹篱笆”的故事。

  “1943年,日寇为扼杀苏中抗日力量,用毛竹架起绵延300余里的竹篱笆封锁线。当地群众和民兵配合新四军主力火烧篱笆,点点星火连成火龙,将夜空染成红色……”生动的讲述,让参观者如临其境。

  “在我们盐城,共有430多名像成思锦这样的小讲解员。”新四军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,为创新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,2019年盐城市文明办、新四军纪念馆与市少工委联合发起成立“童声宣盐·小铁钉”志愿讲解服务队,在全市少先队员中选拔小讲解员,组织他们在纪念馆、学校、社区讲述“铁军”故事,争做新时代的“小铁钉”。

  “以前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新四军故事,我总觉得离自己有点远,有好多细节没记牢。现在为了把故事讲明白,我去查找资料,了解到好多以前不知道的内容……”说起参加志愿讲解服务队后的感受,“小铁钉”李彦熹直言“收获满满”。

  无独有偶。前不久,在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——东台市第二实验小学,盐城市“五老”宣讲团成员、东台市弶港镇老镇长朱国金,带领师生重温东台沿海军民依靠“红帆船”艰苦抗战的历史。

  “红帆船是我们东台弶港沿海一带特有的一种渔船,因帆蓬被染成深红色而得名。抗战时期,为打破日伪军的经济封锁,新四军从上海采购军需民用物资,利用红帆船从海上运回根据地……”朱国金的讲述,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,“铭记历史、奋发图强、爱我中华、强我国防”的授课主题更加深入人心。

  据介绍,由盐城市老干部、老战士、老专家、老教师、老模范组成“五老”宣讲团,目前共有千余名宣讲员。“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、弘扬新四军精神,是我们宣讲的重要内容。”朱国金说。

  在盐城一路采访,当地宣讲新四军精神的群体之多元、热情之高涨,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——

  “铁军魂·盐城红”红色宣讲队由新四军纪念馆的专业讲解员组成,自2022年成立以来,宣讲队成员走出纪念馆,走到党政干部、企业职工、社区群众中,与他们共赴红色文化之约;盐城市妇联组织各级成立巾帼宣讲员队伍,通过分享会、故事会等形式回溯抗战历史,激发妇女群体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国防担当……

  近年来,除了通过宣讲弘扬新四军精神之外,盐城市还不断创新传播形式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中,让红色火种生生不息。

  “铁军烽火传”挑扁担接力赛,“铁军同心行”两人三足比赛……回忆起今年4月参加盐城市首届“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特色运动会”的情景,参赛小选手王思昕的父亲感慨:“孩子平时练武术,身体素质不错,但这次也累得够呛。这种沉浸式体验,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先辈的艰辛。”

  “从不断扩大的宣讲队伍,到不断创新的传承形式,盐阜儿女早已把弘扬新四军精神当作扛在肩头的责任。‘铁军’故事的传承,靠的不仅是展柜里的文物、书本上的文字,还有街头巷尾的家常、每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共鸣……”盐城军分区政治工作处领导感慨,当越来越多的人铭记住那段历史,国防长城将更加牢固。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 传真:+86-123-4567 QQ:1234567890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华体会- 华体会体育官网- 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